2025-04-23 08:31 点击次数:120
在汽车产业深度变革之下,广东保执近10年的世界汽车产量第一的位置可能在本年有变。
凭证国度统计局数据库,本年一季度各省份汽车产量名次中,安徽以76.17万辆位居世界第一,格外第二位的广东(66.51万辆)近10万辆,早先上风比较1~2月的数据扩大。
在新的统计章程之下和跟着产业生态进一步推广,安徽有可能在本年格外广东登顶世界汽车产量第一省的位置。
安徽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
凭证国度统计局数据,2024年,汽车产量前十位省份次序是广东、安徽、重庆、江苏、山东、上海、陕西、浙江、吉林和湖北,产量分袂是570.74万、262.03万、254.01万、225万、183.81万、180.75万、175.35万、169.22万、150.7万和138.91万辆。
广东在第一的位置上已近10年,自2016年以来,其汽车产量一直保执世界第一,何况产量执续增大。不外,本年以来,其数据开动过期于安徽。1~2月,安徽和广东分袂分娩44.48万和37.65万辆,差距为6.83万辆,而1~3月差距扩大到9.66万辆。
3月27日,在2025长三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上,安徽省工信厅副厅长施力暗意,本年前2个月,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袂齐全44.5万辆和23.4万辆,位次进一步跃升,双双成为世界第一,得胜齐全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格外。
关于安徽对广东的超越,火石创造产业陆续院院长冯雷向第一财经分析暗意,安徽格外广东的径直原因是统计口径调整与产业布局红利。
早先是统计身手发生变化。2025年国度统计局调整汽车产量统计神情,从“企业法东说念主所在地”改为“分娩地统计”。此前比亚迪等车企在安徽的产量被计入广东(如深圳总部),而2025年起产量归入安徽,径直推高安徽数据。
其实,在统计口径调整之后,比亚迪现在几大超等工场所在省份的汽车产量王人大幅栽种。不仅是安徽省,湖南省和河南省本年汽车产量也齐全大幅增长,1~3月,湖南以36.84万辆位居世界第十,河南省35.53万辆位居世界第十二。
不外,冯雷还暗意,安徽的超越也收获于其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,安徽2025年1~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.92万辆(占世界12%),位居世界第一,同比增长313%,远超广东的21.71万辆。比亚迪合肥基地(2025年决策产能132万辆/年)、蔚来等企业孝顺显耀。
安徽的汽车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,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动发力,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大潮下,被驯服为“首位产业”迅猛发展。凭证国度统计局数据,2021年~2024年,安徽省汽车产量分袂是150.28万、174.69万、208.8万和262.03万辆。
冯雷以为,安徽汽车产业发展有几大上风,早先是产业链集群上风,总体形成合肥、芜湖双核驱动,滁州、淮南、马鞍山、安庆、蚌埠、六安多点解救的方式,产业链笼罩整车、三电、智能驾驶全链条,2800家零部件企业形成领域效应。
其次是头部整车企业汇注,正规平台比亚迪、蔚来、奇瑞、群众安徽等7家整车厂,形成“产业狼群”效应。再次是战略前瞻性,世界首部省级新能源汽车法子《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》落地,进一步鼓吹产业生态形成。
汽车强省新旧分化
事实上,本年一季度汽车产量“十强省”名次的剧变进一步诠释产业变革的久了影响。除了安徽格外广东登顶第一除外,湖南初次冲进了前十,河南也位居第十二位,而老牌汽车重镇吉林、湖北等省份降至十名除外。
凭证国度统计局数据库,1~3月,吉林和湖北汽车产量分袂是35.63万和32.16万辆,比旧年同技巧别减少1.93万和9.94万辆,分袂位居世界第十一和第十三。2024年,吉林和湖北分袂以150.7万和138.91万辆位居世界第九和第十,这一产量比较其岑岭期几近腰斩。
酿成这一此消彼长变化的即是场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布局。
再行能源汽车产量的名次来看,前五位王人不是传统汽车强省。1~3月,安徽、陕西、江苏、湖南、浙江分袂分娩新能源汽车37.92万、31.79万、28.83万、23.13万和23.09万辆;此外,山东和河南分袂分娩21.07万和16.76万辆,也挤进了十强。
传统汽车重镇也有转型得胜的案例。比如2024年,重庆汽车产量为254.01万辆,格外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广州。本年一季度汽车产量十强省中也有转型亮点,北京以38.73万辆位居第七,在执续调整近10年后重现增长势头。
2016年,北京汽车产量达到237.95万辆,尔后北京汽车产量下滑,2023年仅100.27万辆。但在2024年,北京汽车产量回升至114.54万辆,本年一季度以38.73万辆又回到十强。
冯雷暗意,小米SU7上市9个月请托13.5万辆,2025年认识30万辆,小米汽车的商场响应径直拉动了北京汽车产量。
不外,他以为,北京汽车产业现在处在新旧诊疗的“过渡期”,一方面,传统车企转型压力较大,部分品牌盈利智商薄弱;另一方面,小米、理念念、华为智选等新势力崛起,从“代工依赖”到“全栈自研”,纯电(小米 SU7)、增程(理念念 L9)、氢能(北汽福田重卡)多元并存。
冯雷暗意,现在,除了安徽除外,陕西、江苏、山东、湖南和河南的汽车产业增长势头可以。其中,在比亚迪西安基地带动下,陕西手脚黑马,增速领跑。依托常州新能源产业集群(理念念、比亚迪)的江苏,以及依托潍柴能源、中国重汽鼓吹商用车转型的山东稳中有进。在年产60万辆的长沙比亚迪基地和年产70万辆的比亚迪郑州基地带动下,湖南和河南形成了中部崛起。
冯雷以为,现在我国汽车产业重心区域分化逻辑是新兴省份(安徽、陕西、湖南等)通过地皮、战略红利勾引头部企业,快速形成产能推广,但受商场波动和主机厂车型及产能布局影响较大;传统省份(广东、吉林等)原有品牌形象固化,面对转型阵痛,步入新旧动能赓续调整阶段,需加快淘汰过期产能,补足智能化短板。